最高人民法院今日正式印发《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审查财产性判项执行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减刑、假释与财产性判项执行关联机制进行系统规范。《规定》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 《规定》明确,财产性判项是指生效刑事或者刑事附带民事裁判中确定罪犯承担的被依法追缴、责令退赔、罚金、没收财产判项,以及民事赔偿义务等判项。 减刑、假释是重要的刑罚执行变更制度,将财产性判项执行与减刑、假释关联,可以激励罪犯积极履行生效刑事裁判的财产性判项,提高财产性判项执行率。但是,关联机制在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关联标准不统一,履行能力判断困难,防止机械关联、过度关联也存在困扰。 针对上述问题,《规定》明确,财产性判项的执行情况是办理减刑、假释案件时判断罪犯是否确有悔改表现的重要因素之一。罪犯财产性判项未履行完毕的,应着重审查其履行能力,将审查重点聚焦到履行能力的判断上,确保减刑、假释适用的公平性。 《规定》对关联规则作了统一。要求有履行能力的罪犯必须在履行完后方可减刑、假释;确有履行能力拒不履行的,不认定确有悔改表现,不予减刑、假释;确无履行能力的,不影响对其悔改表现的认定。 《规定》还明确罪犯被裁定减刑、假释后,发现其虚假申报、故意隐瞒财产,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减刑、假释,完善了有关配套制度。 针对司法实践中履行能力判断难的问题,《规定》提出以法院的执行情况为基础,结合罪犯的财产申报情况、实际拥有财产情况及其在服刑期间的消费等状况,递进式地认定履行能力的判断模式。 《规定》还重申了民事赔偿责任优先的原则。对财产不足以承担全部民事赔偿义务及罚金、没收财产的罪犯,如能积极履行民事赔偿义务的,在认定其是否确有悔改表现时应予以考虑。以此促进罪犯积极履行民事赔偿义务,积极修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增进社会和谐。 来源:光明网
上一篇:隐瞒车辆大修事实构成欺诈退一赔三
下一篇:关于严禁制售“特供酒” 市场监管总局公开征求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