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您好!欢迎登录中报网!
今天是
履职先锋    
履职先锋
工作视窗
真情关爱
 本期排行
·最高法发布涉产品质量典型案例 涉及化
·杭州警方通报“网红遭人持刀抢劫”:嫌
·青海省司法厅原副厅长张高社接受纪律审
·青海省委政法委原副书记张谦接受纪律审
·安徽省铜陵市政协原副主席徐强接受纪律
·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原党组书记、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央组织部纪检监察
·江西钨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

  履职先锋
首页 ->  履职先锋   
让更多的人享受专业公正高效法律服务
编辑时间:2024/3/26

中青年遗嘱数量十年增长了24倍;房产归属最受老年人关注;指定亲友为遗产管理人占比为87.2%……

  3月21日,中华遗嘱库发布2023年度《中华遗嘱库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在对超过31万份遗嘱进行大数据分析的同时,还对虚拟财产遗嘱等重点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

  中华遗嘱库创办人、项目办主任陈凯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中华遗嘱库把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遗嘱服务和继承服务中,通过推动继承领域的普法宣传、推动遗嘱继承服务深入基层、推动构建联动机制等举措,协助人民群众更好利用遗嘱这一工具来保护和传承家庭财产,同时化解继承纠纷于源头,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中青年遗嘱数量激增

  2023年初,“90后”网红博主小伊主动联系中华遗嘱库,拥有百万粉丝的她决定将自己账户内价值300万元的虚拟财产留给父母继承,而自己百万粉丝的互联网账号则留给好友运营。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虚拟财产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订立遗嘱时,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将虚拟财产纳入其中并进行合理分配。白皮书统计,2017年至2023年,中华遗嘱库共收到488份涉及虚拟财产的遗嘱。其中,北京、上海、广东三地数量最多,分别达到162份、147份、129份,占总数的89%以上。

  近些年来,微信账号、QQ、支付宝、网络游戏账号、多样化的虚拟货币等成为立遗嘱人群的重要资产。

  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龙翼飞表示,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虚拟财产只要是公民个人的合法财产,都可纳入遗嘱中处理,人们可以名正言顺地通过立遗嘱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虚拟财产。

  中华遗嘱库在对比历年所统计的遗嘱人平均年龄后发现,订立遗嘱的人群平均年龄持续下降——遗嘱人平均年龄已经从2018年所统计的77.43岁降低至2023年所统计的67.82岁,遗嘱年轻化趋势非常明显。

  与此同时,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的中青年人数量也越来越多,遗嘱正在被更多年轻群体所接纳。

  2017年在中华遗嘱库进行遗嘱咨询的中青年人数量为931人,而到了2023年,咨询人数达17101人,咨询量上涨了17.3倍。同样,2017年在中华遗嘱库进行遗嘱保管的中青年人数量为279人,在2023年这一数量达到了7124人,7年上涨了24.5倍。

  房产归属最受老年人关注

  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培育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模式,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对老年群体而言,高质量的遗嘱服务是他们安享晚年生活的重要保障。

  白皮书数据显示,2013年,在中华遗嘱库进行咨询的中老年群体数量为21420人,登记保管量为6804人,保管比例为31.76%。到了2023年,在中华遗嘱库进行咨询的中老年群体达85622人,登记保管量达53422人,保管比例上升到62.39%。由此可见,中老年群体对订立遗嘱的相关需求越发旺盛。

  “对中老年群体而言,高质量的遗嘱服务关系到老年人财产权益保障以及晚年家庭幸福和谐,有助于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和谐社会目标。随着人们订立遗嘱需求的日益旺盛,应尽快将高质量的遗嘱服务纳入老年服务体系中。”龙翼飞说。

  白皮书数据显示,60岁以上中老年群体的主要财产类型包括不动产、银行存款、公司股权、证券基金、理财合同以及名贵收藏品等。其中不动产为主要财产类型,2023年占比高达99.78%,其次是银行存款,占比15.82%。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于建伟指出,老年人的主要家庭财产仍然以房产为主,房产不仅仅是家庭的一项主要财产,而且是老年人晚年得以安居生活的保障,通过遗嘱保护房产,对于老年人的权益保护、晚年幸福和家庭平稳发展都至关重要。

  超八成指定亲友为遗产管理人

  自民法典推出遗产管理人制度后,遗产管理人就备受关注。

  在今年全国政协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日报》副总编辑李学梅表示,推动遗产管理人职业化进程,不仅有助于遗产服务朝着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更有助于带动“银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秩序和谐稳定,并实现共同富裕的最终目的。为此,建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尽快将“遗产管理师”作为新职业纳入职业分类大典,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白皮书显示,在中华遗嘱库登记保管的遗嘱中,指定亲友为遗产管理人的占比为87.2%,而指定他人或机构为遗产管理人的占比12.8%。这充分说明,人们订立遗嘱并指定遗产管理人时,更倾向于人际信任。

  陈凯认为,亲友担任遗产管理人的优势在于,他们熟悉逝者的意愿和生活习惯,有助于确保遗产按照逝者意愿分配。同时,亲友之间沟通更为顺畅,可以减少遗产处理过程中的矛盾纠纷。但也要看到,当亲友不是遗产管理专业人士时,其可能无法很好地处理财产过户、继承手续、法律文书、诉讼程序等问题。面对遗产分配不均与他人质疑时,容易引发更大矛盾。

  “相较于亲友,专业的遗产管理人具有良好的专业性与中立性,能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和被继承人真实意愿合理处理遗产。”陈凯说。

  “适时建立和推行国家设立规范的遗产管理师制度,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维护人民群众利益。”龙翼飞说,加快遗产管理人职业化进程是一件非常紧迫的事。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

  “近年来,中华遗嘱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解决继承纠纷,将大量矛盾化解在基层。”陈凯说。

  白皮书显示,从2023年初开始,中华遗嘱库开展的“百人百场”公益普法项目先后走进北京、上海、广州、沈阳、西安等地的165个社区,开展了273场普法讲座以及93次社区户外咨询活动,累计服务群众达11752人次。该项目成功打通了法律知识、法治理念、法律服务与家庭之间的“最后一公里”,真正实现了普法到家,让广大群众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公正与效率。

  为了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落到实处,帮助更多群众解决遗产继承纠纷难题,2023年10月,中华遗嘱库成立了继承部,通过专业、高效、全面的服务,在数月内即解决了58起遗产继承纠纷案例。中华遗嘱库推出了“继承无忧”八大服务措施,通过建立“联动”“只需跑一趟”“代办”“关口前移”“延伸服务”“异地办理”“涉外委托”“司法服务”等机制,极大提升群众在遗产继承方面的便利性,最大限度减少了因财产继承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和困扰。

  “中华遗嘱库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遗嘱服务和继承服务中,通过专业服务,帮助家庭成员明确各自的权益,运用‘继承无忧’八大服务措施做到高效便捷继承,旨在从源头上化解家庭矛盾,防止家庭矛盾升级为社会矛盾,为维护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稳定贡献重要力量。”陈凯表示,中华遗嘱库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专业、公正、高效的法律服务。

                                        来源:法治日报

 
 在线留言  点击查看

 

上一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以和谐劳动关系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搭平台、解纷争,百场检察听证既解“法结”又解“心结”

版权所有:中国渎职调查报 -联系电话:00852-65557188 -联系邮箱:2293394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