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本质内涵和历史传承,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笔者认为,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为自身责任、从自身寻找原动力,重视实践和行动,依靠时间和积累的力量,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基本着力点。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和动力在个体自身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明确责任主体和动力源泉。毫无疑问,公民个人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主体和动力源泉。首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个公民应承担的责任,任何人都不应该放弃自己的责任。无论是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要求,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要求,还是公民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求,都要从自身做起,把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每一个要求当作自己分内的事情,视为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此这样,社会上见善不为、见危不救、淡薄冷漠的事情就会逐渐减少,见义勇为、崇尚美德的事情就会逐渐增加并蔚成风气。要充分认识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工作单位都有各自的责任,但归根到底责任在自己,修行靠自己。不能总是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寄托在别人身上,也不能总是把改善社会风气的责任推到别人身上,好像这些事情都是政府的事情和别人的事情,与自己全然无关。这是一种放弃责任的表现。
其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善于从自身内部去寻找原动力,责任要靠自己主动去承担。每个公民都要有这样的意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要践行,我要承担,而不全然是你要我践行,你要我承担,我不得不践行。我是一个主动的个体,而不是一个被动的个体。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寻找动力和源泉,学会自己和自己算账,相信自己的力量。重在自己,关键在自己。中国古代思想家在挖掘人的原动力方面提出了一些非常可贵的原则和方法,值得我们吸收借鉴。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点明了只有自己才是仁德修养的主体和主人。孟子说,“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把仁德修养置于心性之中,认为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是从自身找原因,向自身找动力。荀子认为“心”具有“自禁”“自使”“自夺”“自取”“自行”“自止”的特点和作用,道德修养要发挥“心”的作用。其实,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来说,自己管不住自己,自己管不好自己,别人也根本对你无可如何。等到你悖德、堕落、违法犯罪的时候,社会只能对你施以惩罚,那是社会所能做的最无可奈何的事情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归根到底要靠自己践行,没有每一个公民的自我担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终究会成为一句空话。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着力于实践和行动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坐而论道,只说不做,关键是要落实到行动上。马克思主义历来强调实践和行动的价值,实践不仅是认识的基础,而且是公民修养的基础。毛泽东曾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强调个人道德修养是终生的实践过程。习近平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也强调行动的重要性。放大视野观察,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也强调实践和行动的价值。孔子就非常重视“躬行君子”的紧迫性,强调“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还记载:“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荀子也非常重视“行”的作用,他说:“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荀子更强调:“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昏昏之事者,无赫赫之功。”可见,一个人能否达到预期的理想目标,能否积善成德,修养自身,抑或成为圣人,关键在于做或者不做,为还是不为。空谈理想或疏于行动、疏于作为,都不能达致预期的目标。道德修炼关键在“为”,关键在“行”。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更强调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
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要始终相信实践和行动的力量,强调在实践中磨炼,在行动中开凿,从实处着力。例如对于青年人来说,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但青年人涉世未深,经验不足,在很多方面还没有足够的力量担当天下大任。而社会在不断发展,时光在不断流逝,青年终将要成为社会的栋梁。扑下身子打牢基础积累经验,为将来担当重任做准备,是青年人应当做的首要的事情。同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和行动要善于从小事做起,在细微处着力。大事是由小事构成的,难事是由易事构成的。要明白,世界上并没有那么多大事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去做。有一部分人有机会去做一些大事,大多数人并没有这样的机会。没有机会承担全局性的大事,并不意味着无事可做,更不意味着人生就没有意义和价值。一个人经过自己的努力,总会赢得掌声和鲜花,总会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但人的一生并不总是由鲜花和掌声构成的。平淡、平凡、平常、做小事,是日常生活的常态。善于做小事是成就大事业的前提,这是任何事业取得成功的一个规律,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相信时间和积累的力量
时间是一种伟大的创造性力量,积累也是一种伟大的创造性力量。中国古代的荀子非常强调“积”在个体道德人格形成中的作用。在荀子那里,道德积累就是礼义的积累,德行的积累,善的积累,人格的积累,积习与习惯的养成,最终的目标是成为圣人。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论及个人品德问题时也强调,“德”是行为整体的倾向,“德”是由人的一系列行为决定的。他说:“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就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他才可以说是有德的。德毋宁应该说是一种伦理上的造诣。”这些论述都说明,没有长时间的积累和积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就无法形成。同样的道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积淀,需要“久久为功”的真功夫。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上是一个把已经凝练出来的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上倡导、宣传、教育、认同、修养、行动的过程,是“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的积累、积淀过程,是形成公民个人精神品质和行为、形成社会精神风尚的过程。在社会层面使核心价值观积淀到日常生活中并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太难了,让核心价值观成为民族精神的标识太难了;在公民个人层面让全体公民接受、认同核心价值观并身体力行,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习惯也太难了。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塑造人格、教化人心的过程,是培育公民的过程,必然经历长期的过程,绝非一日之功、一时之力。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代各国,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积累和积淀的过程。中国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在经历长期的争论和筛选中逐渐形成和定型的,欧洲人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也大都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
当前我们已经凝练和概括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但这些价值要求要得到全社会的接受和认同,要落到实处,需要一个长时间的教育和培育过程。这一过程可能会延续几十年时间,而且在每一代人身上还要重复大致同样的过程。新的个体的成长是需要不断重复同样的价值要求和价值磨炼过程的。同时,现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丰富,这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永远在路上,永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就公民个人而言,一个人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途上也不会有终点,不可能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必然要经历岁月的磨炼。这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由之路。
上一篇:当今中国必须重视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下一篇:贯彻核心价值观 贵在知行合一 |